dog.png

    小均一家,爸爸多年前中風至今行動不便,小均也因罹患顱咽管瘤影響到視力家人健康議題、房子遭法拍等,家庭面臨各式生活難關。小均,這個在艱辛環境中生長的孩子,並不畏命運的考驗,仍堅定作好為人子、為學生的角色,一心在學習中努力,也以此為脫貧奮鬥目標自詡。這樣的決心與努力,支持小均挑燈夜讀的毅力,不負期待地考取當地的公立高中,且運用美術上的天分,順利進入了美術班。  

  

  在朝向夢想、繼續鑽研術科學習的弱勢兒少,總有對此類學習會衍生相關的經濟負擔而憂心小均很感念廣達文教基金會的「創藝DNA獎助計畫」給予持續支持,讓他得以放下這層心理壓力,不用為學習的材料費、註冊費擔憂。小均感恩說道:「我會加油的,堅定我的夢想,絕不會讓您們失望。將來我也要像叔叔阿姨們一樣回饋這社會,多做善事,還有需要被幫助的人!」弱勢兒少在這寒冬中,因為企業注入的暖流陪伴,孩子將繼續朝著夢想前行。

 

tfc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三星電子長年關注台灣弱勢孩童教育發展,自2005年起,年年在臺北市政府前廣場舉辦公益路跑;2013年首度將民眾之報名費100元全額捐贈家扶基金會,協助數位教育發展並陸續於花蓮、雲林、台南及桃園等地成立「家扶希望教室」,提供弱勢兒童及社區兒童透過數位科技進行課輔、學習英文,至今已超過13,000多名孩童受益。2017年在希望教室服務挹注之餘,今年公益路跑的200萬善款,將成立「星美好獎助學金」,將有200位具才藝潛力的弱勢兒童受惠!

  台灣三星電子總經理李載燁表示:「台灣三星發揮企業一己之力,用心關懷台灣每個角落,希望透過數位產品及影像優勢,結合行動學習,守護下一代有個更『美好』的將來!」2017年啟動「星美好」實驗計畫以「美學教育」為核心主張,「星美好獎助學金」將提供藝術與體育有特殊才華家扶孩童,穩定的學習環境與資源;給予就學以及深造的發展培育,2018年起開放申請,預計提供200位才藝潛力兒童獎助學金。

  家扶基金會扶助的孩子小冠,從國小四年級便加入學校棒球隊擔任投手,也曾出賽全國社區少棒錦標賽擔任先發,更於地區性比賽獲得亞軍。小冠相當有打棒球的潛力,也積極練習為爭取好成績,在校成績也相當優異,不曾因參加棒球隊而影響課業,然而他卻面臨龐大的棒球裝備更換費用與比賽報名費的問題。照顧小冠的外祖父母為讓孫子繼續朝棒球運動發展,努力省錢並盡可能多撿一些資源回收。小冠也十分體諒外祖父母的辛勞,棒球裝備都用到殘破不堪,也不輕易要求更換新裝備,靠著簡陋裝備持續努力朝向棒球夢邁進!

   家扶基金會社會資源處林秀鳳處長表示:「許多弱勢孩子與小冠一樣,可能因家庭、經濟因素或學習資源不足而影響學習表現,甚至被迫放棄夢想、埋沒才能。若能適時提供弱勢孩子獎助學金,將有效穩定學童就學及才能發展,讓才能洋溢的弱勢孩子有機會站上舞台發光發熱。」家扶基金會長期連結社會資源,提供多元類型獎助學金予扶助兒少,然現今大環境的考驗下仍有一萬人次的助學缺口待援,亟需善心企業一同響應,提供獎助學助金,許孩子一個完成夢想的機會!

<星美好獎助學金>

獎助對象:受家扶基金會扶助,有學雜費及才藝資源需求之孩童(國小60名、國中60名、高中40名、大專40名)。

文章標籤

tfc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讀高中的小昕,在繪畫、美術等方面相當有天份,從國中繪畫班到高中的家政班;努力的小昕把繪畫技能昇華到了設計、創作上,但龐大的學習材料費用,總是壓得媽媽喘不過氣。

  小昕在單親家庭長大,媽媽是來自海南島的新移民。在童年時光,父母間的衝突影響了她心靈的發展,即便再優秀的作品,卻無法帶給他自信。家扶社工老師發現到小昕的狀況後,推薦小昕申請廣達創藝DNA獎學金,而優秀的小昕也連續獲得「廣達創藝DNA獎學金」的肯定,漸漸地找回自信;小昕運用獎學金購入一台二手縫紉機,讓她在課業上能與同學齊頭並進,減一分憂愁,多一分感激。

     廣達文教基金會自2008年以來,透過廣達集團員工每月薪資捐款,以「溫馨助學列車」、「菁英綠種子獎助學金」長期幫助弱勢兒少,十多年來未間斷,已有超過3,000人次受惠。2012年起更以專案設立「廣達創藝DNA獎學金」,培育具有藝術天份的國中小學生每年贊助60萬元,在學費、美術用品及學用品補充、競賽報名費及交通費、購置學習書籍等項目提供即時的協助。「廣達創藝DNA獎學金」今年受惠兒少有13位國小、15位國中、14位高中生五年多來累積幫助349位家境清寒且有美術發展潛能者,得以接受適才適性的教育,並累積將來脫貧的能力,小小藝術家的大大夢想不因現實的阻礙而困頓。

     家扶基金會67年來服務經濟弱勢的家庭與兒少,除協助家庭經濟穩定,對於兒童才能、天賦的開發與培育亦相當關注。朝「適性發展、多元學習」的教育理想邁進,感謝廣達集團支持讓更多弱勢兒少不因為貧窮而設限;透過獎助學金的長期支持,適時幫助各項領域才華洋溢的孩子,鼓勵他們發揮所長,繼續追求自己的興趣與夢想,在人生路上發光發熱。

 

廣達FB.png

文章標籤

tfc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回收紙與同學不要的蠟筆畫出屬於自己的天堂

廣達創藝DNA獎學金 給予有才華的弱勢兒一個展翅機會

小右原本和父母、哥哥、弟弟,一家五口和樂融融,雖家境不太好,但靠著微薄的薪水和補助也能勉強度日,但五年前爸爸發現罹患肺癌四期,家中經濟一瞬間陷入絕境,僅賴媽媽辛勤打零工,賺取微薄不定之收入,小右也因此成為家扶扶助的孩子。但無奈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家扶開始陪伴家庭之後,發現媽媽也罹患了甲狀腺癌,同年,小右住家因為電線老舊而引發失火意外,安身立命的老厝也因此付之一炬。

面對一連串的意外,小右的心情也難免受到打擊而恍恍不安,社工在陪伴過程中,發現小右會在紙上塗鴉抒發心情,進一步了解發現,小右從小就喜歡畫畫,但從爸爸罹病、家中頓失經濟支柱後,畫紙或畫具都已不是家中所能負擔的,小右就貼心地撿回收紙與同學不要的蠟筆等畫具來繼續畫畫。

天無絕人之路,家扶社工在得知小右對繪畫的興趣與天份,以及無奈之後,連結廣達文教基金會提供的「廣達創藝DNA獎助學金」,不僅能讓小右更從容地發展天分,透過繪畫抒發生活中遇到的打擊,進而能轉念,表達對生命的感激和熱忱,小右也以努力學習來回報這份得之不易的機會和支持,不僅維持一定的學業成績,畫作也屢屢獲得學校肯定及公開陳列展示。即使國小畢業後,小右的作品仍懸掛在學校,繼續跟其他學弟妹們分享著。

        2012年起,廣達創藝DNA獎學金贊助具有藝術天分的國小、國中學生每學期6,000元;高中生每學期則可領取獎助學金15,000元,每年廣達文教基金會贊助共計60萬元整。105年,廣達創藝DNA獎助學金實質培育了10位國小生、18位國中生、19位高中生,共計47名。學童領取獎學金則用於繳交相關學費、美術用品及學用品補充、競賽報名費及交通費、購置學習書籍等。

文章標籤

tfc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蕭文龍總監捐款建置社區圖書館 50位認養童喜獲獅友紅包

「教育,是脫貧的唯一途徑。我很開心有機會、有能力幫忙建置柬埔寨家扶中心社區圖書館,讓孩子們有書可讀,點亮他們改變未來的希望與能力。」

  國際獅子會300C3區蕭文龍總監11月中率領育達、富偉、成功獅子會獅友及育達慈善會共36位成員前進柬埔寨家扶中心探視50位認養童,同時為其捐贈的社區圖書館進行揭幕剪綵。溫馨感人的跨國相見歡,不僅讓長年生活在貧民窟的孩子們紅了雙眼,感謝這份來自台灣無國界的愛心,也燃起他們突破現實逆境的信心與勇氣,要為翻轉生命努力向前邁進。

  對於國際獅子會看到柬埔寨家扶中心的需求,由蕭文龍總監拋磚引玉捐款12萬元建置社區圖書館嘉惠柬國貧童,家扶基金會何素秋執行長特別代表孩子們表達誠摯的謝意。而36位獅友遠渡重洋從台灣帶來各式文具及生活用品,並合捐了11萬元的大紅包分送給50位認養童,讓孩子們的家庭可以獲得短暫紓困,何素秋也盛讚國際獅子會為台灣的國際慈善外交做了最好的典範。

  已經當阿嬤的成功獅子會前會長楊淑卿女士,此行特地為9歲和5歲的認養童席坦(Ouer Thida)及沙塔亞(Kosal Sataya)添購了文具、玩具、手錶及衣服等,就像去探望自己的孫子一樣。楊淑卿說,「這裡的孩子生活環境真的很差,如果盡一點微薄之力就可以讓他們過得好一點,而且有機會接受教育、改變命運,也算是功德一件。」10年前就曾經跟著獅子會去過蒙古、斯里蘭卡、菲律賓等國探視認養兒童的楊淑卿,親眼見識過這些貧窮國度孩子的生活,只希望自己的關心及鼓勵,能讓孩子們學會不放棄,更希望台灣人的愛心可以持續延伸到國際,給貧窮角落無辜的孩子一線希望。

tfc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弱勢兒少生命  學習回饋國際社會

「吉爾吉斯的孩子,教會了我們放下手上的機器,看看周遭的夥伴,我們才發現自己擁有的其實非常多。在台灣,我們有太多的「想要」,而不是「需要」,努力汲汲營營,卻忘了怎麼珍惜身邊所擁有的……」

   8位來自家扶基金會各縣市優秀的高中大專生,今年暑假參與了為期15天的「家扶國際工作隊」,前往亞洲第六貧窮國度吉爾吉斯擔任國際志工,14日特別舉辦一場成果發表會,以透過原汁原味的吉爾吉斯佳餚與傳統服飾,以及精心製作的活動紀錄影片,分享團隊在當地具體服務的豐碩成果,以及這趟異國文化交流之行帶給自己生命的改變與觸動,活動過程令與會者莫不為之感動。

  第二屆家扶國際志工隊8位成員多是來自單親及貧困的弱勢家庭,比別人生活更為艱辛的他們,幾乎都沒有出過國,但懷抱著一份突破現狀的勇氣與熱忱,加入了國際志工團隊為期六個月的培訓,就為了善用自己的專長及愛心來回饋家扶、回饋國際社會。在二週的國際志工服務中,他們與吉爾吉斯家扶中心的大專生共同進行社區服務、交流文化,也帶領為期五天的兒童營隊,即便有著部分的語言隔閡,但透過真誠的微笑、眼神交流及手勢,心靈的互通便能即刻感受,那種跨越種族與文化的交心,著實帶給他們未曾有過的生命悸動。

  「我想也許是生長背景不同吧!當地人生活單純,不會被3C產品束縛住。比起台灣注重物質的享受,他們更能發現生活周遭的小細節。」團隊唯一的男生Jerry分享著自己的看見。今年大四的他,平時有空就會到社福團體當志工,就讀英語科系的他,未來的夢想就是當一名國際導遊,體驗異國文化,同時到世界各個角落幫助需要的人。他說,「物質」是這趟旅程很深的體悟,因為自己從小在物質上就比一般家庭更難被滿足,心裡難免會有自卑,但吉爾吉斯的大家卻教會了我們放下手上的機器,看看周遭的夥伴,我們才發現自己擁有的其實非常多,在台灣我們有太多的「想要」,而不是「需要」,努力汲汲營營,卻忘了怎麼珍惜身邊所擁有的美好。

文章標籤

tfc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